陝西曆史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也是首批“AAAA”級旅遊景點,被譽爲“古都明珠,華夏寶庫”。陝西曆史博物館前身爲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六月成立的“陝西省曆史博物館”。1983年,根據周恩來總理生前指示,開始在現址籌建新館。
截至2022年底,陝西曆史博物館藏品數量達108697件,其中一級文物762件,國寶級文物18件,居中國博物館前列。館藏文物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代表性文物包括唐獸首瑪瑙杯、唐三彩駱駝載樂俑、武惠妃石椁等。2008年,陝西曆史博物館被評爲國家一級博物館。2009年,被确定爲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2016年,被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築學會評選入“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産”。2017年12月,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
近日,陝西曆史博物館場館設備更新及配套工程項目設計的中标結果正式公布,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憑借其卓越的設計方案與綜合實力成功中标。該項目旨在全面提升博物館的場館設備與服務水平,其中RFID技術的引入尤爲引人注目,标志着陝西曆史博物館在文物管理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在此次場館設備更新項目中,RFID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展廳藏品的管理信息化系統。據中标方案顯示,陝西曆史博物館将部署4500組展廳藏品RFID管理信息化系統,以實現對展廳藏品的精準、高效管理。這一技術的引入,不僅将極大提升文物管理的便捷性與準确性,更爲文物的保護與傳承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曆史博物館傳統文物管理方式的弊端
曆史博物館傳統文物管理方式存在管理效率低下、文物安全性不足、信息更新不及時、缺乏智能化管理手段以及難以适應信息化發展趨勢等弊端,具體來說,可以分爲以下幾個方面:
一、管理效率低下
傳統文物管理方式多采用人工操作,如手工記錄、人工盤點等。這種方式不僅耗時費力,而且容易出錯,導緻管理效率低下。随着文物數量的增加,管理難度進一步加大,人工管理方式已難以滿足博物館對文物高效管理的需求。
二、文物安全性不足
傳統管理方式在文物安全方面存在明顯不足。由于缺乏先進的監控和追蹤手段,文物的遺失、損壞風險較高。同時,人工管理方式難以實現對文物出入庫的嚴格管控,增加了文物被盜或濫用的可能性。
三、信息更新不及時
傳統文物管理方式往往依賴于紙質檔案或電子表格進行信息記錄,這些方式在信息更新方面存在滞後性。一旦文物信息發生變化,如位置移動、狀态改變等,管理人員需要手動更新記錄,這不僅耗時而且容易出錯。此外,紙質檔案還容易受到損壞或遺失,導緻信息丢失。
四、缺乏智能化管理手段
傳統文物管理方式缺乏智能化管理手段,如自動盤點、智能存儲、實時監控等。這些智能化手段能夠大大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并增強文物的安全性。然而,傳統管理方式往往無法提供這些功能,導緻博物館在管理文物時面臨諸多困難。
五、難以适應信息化發展趨勢
随着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博物館等文化場所也在逐步實現信息化管理。然而,傳統文物管理方式難以适應這一趨勢。它缺乏與信息化系統相兼容的接口和數據格式,導緻文物信息無法與其他系統進行共享和交換。這不僅限制了博物館在信息化方面的發展,也影響了文物信息的傳播和利用。
曆史博物館采用RFID信息化管理的優勢
RFID技術通過無線射頻信号自動識别目标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無需人工幹預即可完成信息的讀取與記錄。在文物管理方面,RFID标簽可以被固定在文物或其包裝上,通過讀寫器與後台管理系統的配合,實現對文物位置、狀态等信息的實時監控與追蹤。這不僅有助于博物館及時掌握文物的動态信息,還能在文物丢失或損壞時迅速作出反應,确保文物的安全。具體來說,曆史博物館采用RFID信息化管理的優勢可以分爲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高文物管理效率
快速盤點:傳統的人工盤點方法耗時費力且容易出錯,而RFID技術可以實現快速、準确的自動盤點,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過手持掃描設備對文物庫房進行快速掃描,系統可以自動記錄并上傳盤點任務和結果,無需人工逐一核對。
智能存儲:RFID技術還可以實現對文物庫房的智能化管理。通過位置提醒設備、環境設備等,對現有櫃架進行聯網管理,實現出庫位置提醒、環境參數記錄等功能。這使得管理人員能夠更加方便地存取文物,并實時了解文物存儲環境的狀态。
二、增強文物安全性
實時監控:RFID标簽能夠存儲文物的詳細信息,并在需要時被快速讀取。這使得管理人員可以輕松追蹤每件文物的位置和狀态,大大降低了文物遺失的風險。同時,任何未授權的移動或損壞都會被系統檢測到,從而及時采取措施保護文物安全。
出入庫管控:博物館采用RFID技術進行出入庫體系管控,實行電子化登錄和檢索自動化。這加強了文物流動追蹤,提高了出入庫效率,并提升了文物庫存的實時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三、提升遊客體驗
通過爲文物配備RFID标簽,遊客隻需掃描标簽即可快速獲取文物的曆史背景和相關知識。這增加了遊覽的趣味性和互動性,使遊客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
四、适應信息化發展趨勢
随着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博物館等文化場所也需要逐步向信息化管理轉型。RFID技術作爲一種先進的自動識别技術,能夠滿足博物館對文物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RFID技術在文旅行業的應用前景廣闊。它不僅适用于曆史博物館,還可以廣泛應用于圖書館、文化遺址、旅遊景區等多個領域。